日韩黄色免费在线观看_欧美性淫爽ww久久久久无|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欧美日本三级少妇三级久久 ,色亚洲精品

選擇地區/語言

南都專訪董事長燕金元:見證中國醫療器械“從無到有”“走向世界”

2020-09-04


轉載自:南方都市報《28年前被特區“科技重獎”吸引,見證中國醫療器械“從無到有”“走向世界”》


8月14日廣東寶萊特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46,以下簡稱寶萊特)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767.6%。在具體收入結構上,歐美發達國家訂單量呈大幅度增長,寶萊特順利完成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客戶群體的升級。


與特區一起見證非凡

這份喜人的成績單,是對寶萊特的肯定,也是寶萊特完成一段質變之路的里程碑。寶萊特表示,公司質變之路第一步,是27年來對監護儀和血液透析兩大核心業務的品質堅守。目前,公司與子公司共擁有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共49項,外銷主打產品通過了歐盟CE認證、美國FDA510(k)許可、美國NRTL產品認證和加拿大產品許可證書等,連續11年獲評為“廣東省藥監局質量信用A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作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在德國研發、生產的血液透析的企業,寶萊特無疑是珠海特區成立40年來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快速成長型企業。


從一個不到10人的工廠起家,到具備叫板GE、西門子等國外大品牌的實力,后遭遇“收購風波”喪失大部分市場資源而陷入困境,再依靠自主創新重新崛起,成為國內醫用監護、血透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并成功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在國外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寶萊特起伏的成長故事背后,是特區企業家在改革開放浪潮中不屈的韌勁體現。


“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里沉浮了三十多年,見證了中國醫療器械的從無到有。寶萊特能夠發展到現在,核心理念就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除了掙錢,還能創造社會價值,這樣才會走得長走得遠。”寶萊特創始人、董事長燕金元說。


寶萊特創始人、董事長燕金元


初識特區:用機器換寶馬

同當下珠海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一樣,燕金元來珠海的故事,同樣也緣自1992年珠海的“百萬科技重獎”。在此之前,1989年從西安交大碩士畢業的燕金元,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26歲的他選擇了南下尋找工作。初到深圳,他就迷上了這座城市,“熱火朝天的改革吸引了我,感受到這種活力后我馬上決定留在深圳工作。”珠海科技重獎推出后,燕金元選擇了再次創業。他帶著在深圳結識的小團隊來到珠海,創辦了寶萊特。


剛創業的寶萊特,“家底”少得可憐,整個公司算上銷售不足10個人,既沒有資金鏈的保障,也沒有銀行貸款,只有珠海獎勵的10萬元和配置的2000平方米辦公廠房,“我們就用這10萬元和辦公廠房開始了國內首個醫用彩色監護儀的生產。”燕金元至今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


燕金元回憶,初到珠海時,他感覺生活極其不便利。交通上,深珠之間道路不通,從珠海到深圳得乘坐渡輪,前前后后得花費五六個小時。溝通上,那個年代電話尚未普及,“我好不容易花了2萬塊錢買了部大哥大,開通又花了6000元,結果等了三個月才能真正使用。”燕金元頓了頓 ,接著說道,“不過,地方政府對于人才的渴望,珠海與深圳政府別無二致。”


珠海對人才的渴望折射在了燕金元身上,創業初期,公司缺資金、招聘缺平臺,燕金元就去深圳招聘,“那時候缺錢,不能進人才市場擺攤招聘,我就在外面舉著牌子招聘。”資金周轉不靈,他變賣了在深圳的個人資產來維持公司的運營,“我按照深圳的薪酬水平給員工們發工資,給大家發紅包、請吃飯。”燕金元回憶,吃完飯后大家常常一起回公司加班,凌晨時還會給研發人員煮雞蛋面條當宵夜,“那時候大家熱情都特別高,我陪著大家一塊加班,哪怕到凌晨一兩點,也一定要把產品做出來。”


人才有了,產品有了,該怎么賺錢呢?燕金元笑稱,他們采取了“做一臺,賣一臺”的策略,“那時候醫療器械屬于稀缺產品,每次有展銷會我們都得加班加點地生產。”1994年,成立僅一年的寶萊特公司去廣西參加展銷會,“我們帶了一車的機器,開了兩天兩夜的車去廣西。”靠著這車機器,寶萊特公司換回了數十萬的資金。


“就連當年公司開的寶馬,也是用機器換回來的。”燕金元回憶,廣西展銷會期間,一家醫院缺乏資金,寶萊特公司便免費贈送了醫院幾臺機器,作為感謝,醫院回贈了寶萊特公司一臺寶馬,“那個年代開寶馬,絕對算是非常不錯的企業了。”燕金元笑道。


深耕特區:從特區到世界

彼時國內醫院使用的醫用監護儀,大多由國外品牌生產,價格較高。而寶萊特生產的監護儀不僅擁有國外品牌的“品質實力”,也極具性價比,一問世便受到了市場的青睞。經過不到十年的發展,寶萊特的產品已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并具備了與GE、飛利浦、西門子等國外品牌“叫板”的能力。


2000年,為了做大做強,寶萊特開始了引進戰略投資的步伐,并成功進行了股權改造,也就在此時,GE公司試圖對寶萊特進行收購。“當時談的條件是,可以保留寶萊特這家公司,但三年不得涉足醫療儀器行業。”幾經思考,燕金元同意了這筆交易。


很快,寶萊特針對這起收購做了大量工作,清庫存、減員工、縮資金,同時也放走了被迫放棄了與GE的合作,“那時候我們的銷售部門幾乎沒有人了,只有研發團隊還保留著,但倉庫里已經沒有貨品了。”


猝不及防中,SARS爆發了,產品一瞬間變得供不應求,“我們倉庫里沒貨,只能臨時去采購再組織生產。”然而,疫情的走向總是出人意料,6月份,病例數突然清零,生產的設備無人收購,“我們沒有從SARS疫情中得到任何發展”。燕金元頓了頓,“不過,如果不是經歷過這些波折,也就沒有今天的寶萊特了。”


遭遇“收購風波”后,寶萊特幾乎又是白手再起家。但憑借著過硬的技術能力和良好的業界口碑,在經歷了3年的“療傷”后,寶萊特逐步恢復了以往的元氣。到2006年,寶萊特的年產值回升到了2002年的水平,年銷售收入超過了5000萬元,市場份額得到迅速提升。


2011年初,寶萊特向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同年7月19日,不到一年時間寶萊特就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資源和信息,寶萊特由一家區域性的公司變成了一個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公司。”據他介紹,除了珠海總部,寶萊特公司在江西、天津、遼寧等地均有產業園與研發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寶萊特在德國同樣擁有產業園,“我們是中國第一家在歐洲有產業園的醫療儀器公司。”燕金元說道。


展望特區未來:振興中國品牌

“2020年的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寶萊特公司來說是一場大考,所幸,我們成績不錯。”燕金元說道,“疫情期間我們的產能大概提升了8倍。”疫情期間公司如何安排復工?燕金元回憶,因為生產存在周期,疫情伊始,公司只能賣倉庫里的貨品,“我們把全珠海的員工集中起來,有多少貨賣多少貨,同時緊急找人組織生產。”


生產同樣困難重重,燕金元介紹,那時候很多供應鏈廠商無法復工,寶萊特便想辦法幫助供應鏈廠商拿到復工證明,“我們到珠海市、廣東省乃至國家發改委申請證明,希望整條供應鏈廠商都能盡早復工。”在多方努力下,1月27號,生產線順利復工了。


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實施24小時兩班倒的生產模式,這種狀態從一月底一直持續到了六月底,“北京的生產線同樣人手不足,我們甚至從珠海往北京加派了工人。”燕金元介紹。


燕金元說,這次疫情增強了他對中國醫療供應鏈的自信,“就這次疫情來說,中國企業是響應最快的。” 他表示,中國供應鏈的競爭能力是歐美國家無法替代的,至于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盡管他們人力成本低,但制造能力不足。因此,從短期來看,中國的供應鏈能在世界上具有別樣的競爭優勢。


燕金元認為,寶萊特成長于珠海,政府支持和產業配套都很重要,今年是珠海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寶萊特也陪伴經濟特區走過了青年時期,在這風雨27年,珠海政府也給予寶萊特對科技創新研發相當大的支持,現在,無論對珠海經濟特區還是寶萊特,都是一個厚積薄發的契機,在這片聚集了巨大發展機會的大灣區,寶萊特與珠海經濟特區將繼續攜手為振興中國品牌貢獻力量。



01

南都:寶萊特在珠海下一步有何發展規劃?


燕金元:我們會持續加大在珠海的投入,公司此前已經在金鼎拿了一塊地,正在建設醫療器械產業園區,可能會引進的一些跟醫療醫藥有關的公司,寶萊特的第一個總部基地也會設在那里,建成以后我們在珠海的總產值估計會超過20個億。這個產業園的設計標準比較高,除了總部基地,也是我們全球的研發研發研發中心,我們以后要從全球引進人才,包括國內的博士后工作站都會設置在金鼎產業園。


02

南都:寶萊特做強做大,您覺得最重要一個元素是是什么?


燕金元:我覺得第一還是要有信念,就是要想著把企業做大做強,創造社會價值,如果沒有這個信念,就可能會做一些短視的決策,把公司帶偏。現在每次新員工入職的時候,我都跟他們說,在寶萊特工作除了拿到一份工資,你們做的產品還能夠救人,能夠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這個是跟你在一般的公司不一樣的。創造社會價值,這才是我們想要做的東西,這樣企業才會走得長走得遠。